提案人:双水镇联络组
双水镇是全市人口大镇,常住人口共91468人。60岁以上老人21114名,占常住人口比例超过23%。目前,我镇居家养老专业化、产业化、社会化程度不高,机构养老总量严重不足,养老服务还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全镇仅有一间养老院,养老床位只有23张,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不到1.1张。仅有的养老院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设施简陋、功能单一,床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老有所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人民群众的现实期待。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晚年幸福生活,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必然要求。然而,镇级现行财政力量难以对养老设施建设有过大的投入,为此建议:
一、积极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要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为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发展养老服务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创新体制机制,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规范化、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使老年人得到更好的关怀和照顾。还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努力使发展养老服务业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成为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在资本金、场地、人员等方面,进一步降低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门槛”,简化手续、规范程序、公开信息,为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提供便捷服务。
二、加大资金投入,建立财政保障新机制。公共财政支出应当向养老服务领域倾斜,加大对我镇敬老院和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服务的投入力度。将养老服务事业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并建立动态保障机制,加大对敬老院等福利性养老设施的投入,切实解决“三无”、五保、高龄、独居、空巢、失能和低收入老人养老难等突出问题。重点解决我镇居家养老服务点养老机构站点不足、床位不足、设施简陋、功能单一,难以提供照料护理、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多方面服务问题。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
三、加大要素扶持力度。在投融资政策、土地供应政策、税费优惠政策、政府购买服务支持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引导各类投资主体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形成一批具有知名品牌和较强竞争力的养老服务机构。在用地保障方面,把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