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有关系。癌症病因复杂,其中有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如果能把可控的方面做好,癌症的总体发病风险就会明显减少。可控因素主要是指不良行为方式和习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涵盖饮食、运动、作息等诸多方面,涉及不同类型的群体,其中有很多共性,但具体表现又各有侧重。
男性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吸烟和喝酒。肺癌是男性群体较为典型的“生活方式癌”,吸烟是导致男性肺癌的主要原因,而饮酒是诱发肝癌、食管癌等癌症的重要因素。二是缺乏运动和不良饮食。部分男性由于工作性质等原因,习惯久坐,缺乏运动,加上饮食不规律、无节制,长期高脂高蛋白饮食,就会增加结肠癌和前列腺癌等的发病风险。
女性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是不良饮食。部分女性嗜好甜食、奶茶及其他高能量饮食,加上久坐、工作压力大,容易引发肥胖问题,增加乳腺癌和结肠癌的发病风险。有的女性喜欢油炸、腌制、烧烤类食物,也可能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二是激素和孕育。不当使用外源性雌激素,比如某些避孕药或不合格化妆品;不洁性行为等可能增加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风险,导致更容易患上宫颈癌。三是情绪和压力。现代女性面临着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中,容易出现激素水平紊乱,增加罹患乳腺癌、卵巢癌等的风险。
年轻人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是熬夜。作息不规律,沉迷于电子游戏、追剧或者夜生活,是很多年轻人的通病,这种生活习惯会扰乱人体生物钟,导致褪黑素分泌减少,增加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以及白血病、淋巴瘤等的发生风险。二是不良饮食。年轻人往往倾向于选择方便快捷却可能不健康的饮食,外卖成为主要的饮食来源,日常摄入的食物往往高油、高盐、高糖,可能增加罹患胃癌、肠癌等的风险。三是缺乏运动。很多年轻人长期坐在电脑前工作,日常出行以乘坐交通工具为主,缺乏足够的身体活动,这种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会增加罹患结肠癌和子宫内膜癌等的风险。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免疫功能减弱,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会变得更加明显。一是慢性病。如患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的老年人,罹患胃癌的风险较高;患糖尿病的老年人,罹患肝癌、胰腺癌等的风险较高。二是缺乏营养。老年人往往偏爱腌制、高盐食物,可能增加患胃癌的风险;由于牙齿不好、消化功能减弱,老年人的饮食结构单一,营养摄入不足,可能进一步增加患癌风险。
每年4月15日-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科学防癌,健康生活”,旨在通过普及癌症防治科学知识,倡导群众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控制癌症风险因素。对抗“生活方式癌”,个人与社会要形成合力,构建起多维度的肿瘤防御体系。健康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生活中千万次选择的累积,“生活方式癌”是对现代生活方式的警示,每个人都应从自身做起,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