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广东省法律援助条例》实施以来,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法律援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法律援助资源分配不均、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经费保障不足等影响了法律援助制度作用的充分发挥。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援助需求,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和效率,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此方案。
二、制定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
2、《广东省法律援助条例》;
3、省委办、省府办《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粤办发〔2016〕3号);
4、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19〕44号)。
三、主要内容
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工作目标:实现法律援助服务全覆盖,使法律援助惠及更多困难群众;实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使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群众都能获得法律援助;实现法律援助申请快捷化、审查简便化、服务零距离,不断提高群众对于法律援助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二)健全法律援助制度建设:全面推行申请法律援助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和个人诚信承诺工作;开启法律援助“市域通办”模式,便民服务“最多跑一地”;实质发挥值班律师帮助作用。
(三)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放宽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扩大民事和行政法律援助覆盖面、加强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做好重点领域和重点群体法律援助工作。
(四)进一步优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完善法律服务平台、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推动预约上门服务、为重点人群精准服务。
(五)持续提升法律援助质量:推进法律援助标准化建设、实行法律援助案件指派工作制度、法援案件全流程闭环监管、加强案件质量监管,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同行评估。
(六)切实加强法律援助制度实施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并落实工作责任制,确保法律援助工作各项政策和措施落到实处;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合理安排法律援助经费。
四、影响和意义
(一)保障公民合法权益:通过加强法律援助管理,提高法律援助质量和效率,能够为更多经济困难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促进社会法治建设:法律援助是法治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法律援助管理,有助于推动法治宣传,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法治理念,促进全社会形成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推动法治社会、法治政府一体化建设。
(三)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法律援助能有效及时地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特别是在涉及劳动争议、工伤赔偿、婚姻家庭、未成年人犯罪等领域,法律援助能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引导他们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矛盾,避免矛盾激化和升级。
五、应对措施
(一)优化资源配置。法律援助制度完善保障,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共同发展法援服务。
(二)加大信息化建设。推进法律援助信息化建设需要解决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问题,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培养和引进信息化专业人才,确保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
(三)提高法律援助案件质量。需要加强对法律援助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估体系,并持续改进服务流程和方法。
在实施方案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可能面临的挑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确保工作方案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咨询联系人:曾锦标,6166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