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齐参与,共创文明城。近年来,圭峰会城一直稳步推进创建文明城市相关工作,以长效机制引领常态化管理,精细化浇灌,让文明之花常开。
今年以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圭峰会城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升级改造集贸市场、为内街内巷施划停车位、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文明宣传等多项创建文明城市相关工作,均被列入圭峰会城“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
城市管理更精细更到位,居住环境变美,不文明现象减少,市民素质不断提高……以“为民惠民”为目标,圭峰会城积极行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卓有成效。
加强综合整治——营造舒适居住环境
住在会城街道明翠新村一期的居民对居住环境的变化有明显的感受:小区楼道粉刷一新,人行道重新铺设,原本坑坑洼洼的小区水泥路变成了平坦的沥青路,停车位科学划分,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得到极大改善。
这些喜人变化,是圭峰会城结合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持续优化群众居住环境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圭峰会城整体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推动老旧小区公共设施和环境质量全面提升。据统计,目前,圭峰会城已补充楼道照明1000座,更换消防设施19480套,完成楼道粉刷2109条,更换楼道玻璃8100块,完成6处大型外墙剥落维修。同时,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圭峰会城投入123万元,派出29支工程队,在辖区村(社区)同步开展停车位施划和停车位划线翻新工作。
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方面,圭峰会城投入990万元,继续深化、巩固整治成果,持续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相关工作,特别是全力推进农业窝棚整治工作,拆除窝棚3165间。同时,建成“四小园”116个,完成公厕改造52座、户厕改造18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
圭峰会城在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时,特别将综合整治单列一项,强调必须以长效机制为引领,部门联动,大力整治市容“乱象”和“顽疾”,还市民美好生活环境。据统计。今年以来,圭峰会城已累计处理占道经营超7万宗,清理流动摊贩9.6万多档,查处“六乱”1607宗;依法拆除违法建设400多宗,治理面积约4万平方米。
“以前来市场买菜,最怕的就是附近乱糟糟的环境。现在不同了,在部门联合整治和常态化管理下,市场周边环境有了明显改善。而且,政府宣传引导到位,大家都变自觉了,共同维护市场环境。”会城梅江村村民静姐说。
“黄马甲”全面上线——引导群众以主人翁姿态共建文明城
早上刚过8点,汤展昊便来到会城街道北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穿上一件“黄马甲”,戴上工作证,拿上垃圾袋和垃圾钳,正式开始一天的督导执勤工作。汤展昊穿过大街小巷时,社区居民会热情地跟他打招呼,有的还会跟他聊上几句,向他反映社区的不文明现象。
汤展昊是圭峰会城创建文明城市群众督导队的一员,“黄马甲”是这个队伍的标志。“能身穿‘黄马甲’,我很骄傲,因为我正在以实际行动为创建文明城市出力。”汤展昊说。
在圭峰会城,像汤展昊这样的热心市民还有很多。据了解,2020年12月开始,圭峰会城在确保落实创建文明城市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在每个社区新聘10名群众督导员,在每条村新聘10-20名群众督导员,建立了约800人的群众督导队。群众督导员与结队单位、驻点工作组、志愿者、环卫人员等共同组成先锋队,协助开展创建文明城市相关工作。从社区保洁不到位、杂物乱堆乱放,到行人横穿马路、随地吐痰,群众督导员们主要负责劝导、反馈社区内的不文明现象。
“有了群众的参与,就多了发现问题的眼睛,少了不文明的现象。”圭峰会城相关负责人表示,督导队从群众中产生,对社区事务了如指掌,能够更迅速、准确地发现社区中的不文明现象。
越来越多的“黄马甲”以实际行动影响身边人,积极传播文明新风尚。面对群众督导员的劝导,居民从最初的不理解,到现在的主动发现问题、汇报问题、要求解决问题,纷纷以主人翁姿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
多举措强化宣传——营造全民知晓全民参与浓厚氛围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需要全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支持。圭峰会城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大文明创建宣传力度,营造全民知晓、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圭峰会城在城区主要出入口和人流量较大的位置加大大型户外公益广告投放力度;在城区主要路段和大小公园设置一系列具有圭峰会城特色的公益广告;在老旧小区绘制大型墙绘,宣传文明理念;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向市民群众派发文明创建宣传小册子,营造正面、向上的社会氛围,让文明之风吹遍大街小巷。
近年来,圭峰会城还广泛推进“一站式”公共服务中心改革,打造便捷化、规范化服务。大力打造“窗口文化”,不仅推行“微笑服务”提升窗口服务效能,更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充分利用服务窗口传播文明新风尚,加强文明引导和宣传。
同时,圭峰会城还创新形式,线上发布“文明圭峰会城”微信表情包,让“一米线 文明线”“文明礼让”“垃圾分类”等文明用语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