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强对流天气活动频繁,阴雨天气不断。截至3月26日,广东全省一半以上国家气象站点日降雨量达到38毫米以上。同时,根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段时间我省降雨较为频繁。根据《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条例》,综合研判考虑广东今年三防形势和工作实际,省防总决定广东全省于3月27日进入2023年汛期。
研究部署水库系统防汛备汛工作
防汛抗旱是水利部门的天职。面对今年年景总体偏差的水情,区水利局主动担当,提前研判,及早谋划,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坚持“防住为王”,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和确保城乡供水安全的目标,强化“四预”措施,贯通“四情”防御,通过“查”“责”“管”“建”四措并举,打早打赢防汛主动仗。
对防汛应急演练提出要求
一、在“查”字上下功夫,查清找准风险隐患。为切实做好我区水利汛前防汛备汛工作,区水利局严格按照上级水利部门,以及区三防指挥部的部署要求,深入开展全区水利汛前安全大检查,共派出8个水利防汛督导组,根据检查“全覆盖”原则,以组长分片负责制形式,组织开展汛前督导检查。目前,已先后检查水库78宗、堤防30宗、水闸264宗、水电站25宗、泵站297宗、山塘53宗,并建立排查台账和风险隐患整治台账,明确具体责任人及整改措施,限期落实问题整改,切实确保安全度汛。
▲开展全区水利汛前安全大检查
二、在“责”字上下功夫,全面压实防汛责任。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为核心的各类防汛责任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根据最新人事变动,及时调整确定各类水利工程防汛“三个责任人”以及管理单位负责人,并制作公示牌,全面压紧压实水利工程防汛责任。目前,全区区、镇、村三级水利防汛责任人共有2235名。其中,小(1)型及以上水库防汛行政责任人均按要求由区相关领导担任。
三、在“管”字上下功夫,加强水毁工程修复和在建工程管理。2022年受西江洪水影响,我区西江沿线出现一般损毁程度的水利工程共有15宗,现已全部完成整改。近期,通过汛前检查,再次对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暂无发现新问题。在建水利工程方面,全区有度汛任务的水利工程在建项目共有22宗,均已制定度汛方案、应急预案、超标准洪水预案等。同时,按标准严格落实抢险队伍及物资准备,督促各参建单位对有关工程围堰、导流工程等及时进行加固,切实确保度汛安全。
四、在“建”字上下功夫,加快推进水旱灾害防御标准化建设。以水旱灾害防御标准化建设为重点,全方位建强四大体系:一是建强指挥调度体系。组织成立区级领导小组和镇级工作专班,建立健全上下对接机制。二是建强预报预警体系。将全区116宗水利工程纳入监测预警系统管理,共建设监测点位390个。三是建强预演预案体系。全区78宗中小型水库、30宗重点堤防以及51宗山塘等水利工程均已制定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四是建强抢险保障体系。坚持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组建1支由20名专业施工人员组成的防汛抢险队伍,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库由36人扩展至71人,局直属工程管理单位共组建防汛抢险队伍7支共148人,并已开展培训和防汛应急演练。另外,我区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标准化建设已全部完成,全区水旱灾害防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